随着医疗影像技术的进步,相关医学专家发现petct检查与MR异机融合对于检查中发现颅脑、腹部或盆腔的病灶,可满足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及分期、判断有无远处转移,同时具有高敏感度、特异度,降低假阳性的影响。这种异机融合的检查方式可以为病人检查节省时间和精力,更为临床设计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早前就有这样一位患者体检超声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随后便前往当地医院做了MRI检查,结果显示肝右叶占位,但良恶性无法明确,医生告知他两个月后再进行复查。两个月后,吴先生再次做了MRI增强复查,结果显示肝右叶富血供病变,并且较之前增大,考虑恶性可能。因为两次MRI都无法确诊,于是医生建议该患者接受PET/CT-MR异机融合全身检查,多方位观察肿瘤特征性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效率及准确率。
最后检查结果MR增强的表现方式为典型的富血供肿瘤,DWI明显受限,均提示为恶性肿瘤的征象;petct检查中病变的FDG代谢明显增高,此外内部未见明确的出血和坏死征象,全身其他部位没有看到原发灶,临床表现没有炎症感染等症状,上述表现均支持此病灶为恶性肿瘤,且是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后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是肝脏梭形细胞瘤。
所以这个案例再次佐证了petct检查与MR异机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1+1>2的影像诊断功能,利用这种异机融合的方式,可以同时将两种检查的图像进行同一病灶的多个检查序列在同一层面进行对比,PET图像可同时与CT及MR增强的图像进行融合,以上后处理图像所得到的影像信息,较单一影像检查更为直观,对诊断帮助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