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婆(化名)今日,因为大便带血就诊,做了磁共振检查怀疑直肠癌可能,问诊医生建议她做进一步肿瘤全身petct检查和局部MR检查,对于全身健康情况做一个定性评估。这样不仅能清楚了解直肠和周围淋巴结情况,而且能判断有否明显腹腔、肝脏、肺、肾上腺、骨、脑和远处淋巴结等部位转移。
PET/CT/MR检查示:直肠中段肠壁不规则增厚,侵犯固有肌层,直肠左侧壁局部穿透外膜(肿瘤突破肌外膜<1mm),邻近系膜筋膜(MRF)阴性,壁外血管浸润EMVI阴性,最大横截面约3.34cm×1.85cm,纵径约4.66cm,PET示放射性摄取增高,SUV最高值11.60,平均值10.01。
影像诊断结果:中段直肠癌,PET和MR融合分期:T3aN0M0,MRF(-),EMVI(-)。
回顾病例我们知道PET/CT和局部MR异机融合,才对病变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分期。不仅清楚了刘婆婆全身情况,准确提供了病灶位置、也对直肠癌进行了总的分期,为临床干预提供了准确依据!
虽然癌症早中晚期很容易理解,但结合直肠癌案例,临床并不是按早中晚分期的。要想对结直肠癌进行详细分期,需要明确原发肿瘤、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三个指标的具体情况,一系列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PET/CT和MR异机融合技术实用、快速、方便,它们融合后的图像较单纯功能或解剖图像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强化了功能与解剖相结合的整体概念,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一旦有不适都应该引起重视:
1、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改变、排便前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等。
2. 出血症状:大便表面带血及黏液,严重感染可呈脓血便。
3. 肠腔狭窄症状:初时大便进行性变细,肠腔部分梗阻后出现腹痛、腹胀等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
4. 伴随症状:体重下降及消瘦。
5. 局部浸润症状:肿瘤侵及骶神经可导致肛门失禁、下腹及腰骶部持续疼痛。
6. 转移症状:血行转移至肝、肺、骨等部位,导致肝功能受损、黄疸、呼吸困难、骨转移部位疼痛等。
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抗击癌症的三早方针,其中定期筛查非常重要,直肠癌的筛查方法可通过指诊(简单直观的检查方法,尤其对低位直肠癌的检出率很高)、实验室检查、肠镜、CT、MRI、腔内B超等手段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