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health

一文带你解答petct检查的相关疑问

时间:2020-11-17

petct检查是将PET与CT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 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不过尽管该设备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很多人内心上对其还存在一些顾虑。


下面针对petct检查大家存在的一些疑问,我们来作个简要解答。


1、petct和ct有什么区别?


CT是看组织的形态,结构,它能看到肿瘤的大小,但是看不出肿瘤细胞是不是活的。Petct检查是看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血流。所以能看到肿瘤是存活的还是已经被杀死了。有些肿瘤放疗化疗后CT上看,肿块消不掉,但其实里面的肿瘤细胞已经杀死了,如果还继续用药,会增加人体免疫力的伤害,这时候需要petct来评价。


2、该设备有放射性,那对人体有没有伤害呢?

petct检查的辐射非常小,在检查后几个小时,受检者身上会有微量的辐射含量,但18F半衰期时间只有105-115分钟,这么短时间的显影剂的放射性对人体几乎是没影响的,很快就会代谢并随人体的尿液排出,所以petct检查的副作用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此外需要做这项检查的患者,一般都是有明确需求的人,利大于弊,这个时候与其担心辐射,其实重心更应该是该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上。

petct检查

3、petct检查适用健康人群吗?


一般情况下,医生是不建议身体健康的人群来做这项检查的,但以下4类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行petct检查。


肿瘤高危人群:有肿瘤家族聚集现象者,该类人群比普通人更易患上肿瘤。还有就是接触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有烟酒嗜好、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者等;


有癌前病变的人群:癌前病变虽然不等于癌症,但癌前病变如肝炎、肝硬化、胃溃疡、直肠息肉、宫颈炎等极易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恶性肿瘤,定期做petct检查有助于更早的发现。


肿瘤疑似患者:常规检查在筛查肿瘤方面准确率不高,这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患者患有癌症但检查没查出来,二个就是不是癌症被查出患有癌症。Petct检查可有效避免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为疑难病例提供正确的活检部位,从而给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诊断。


肿瘤已确诊人群:很多朋友认为肿瘤一旦确诊就没必要做petct检查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petct检查可对肿瘤进行分期,此外还可确认恶性肿瘤有无转移病灶,这有助于合理地选择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