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岁的张先生(化名),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尖段肿块,考虑恶性病变,做petct检查。检查后综合考虑,排除张先生肺上的肿块恶性可能,影像专家给出的诊断意见为感染性病变,考虑结核。最后经过微创手术后,病理提示为“结节性增生、肺结核”,与petct检查诊断高度吻合,并马上进行针对性治疗。
petct作为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影像诊断设备之一,一次检查既可获得PET图像,又可获得相应部位的CT图像,可精确地提供靶器官的功能和解剖双重信息,两种图像优势互补,能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鉴别肿瘤有无复发,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再分期,寻找肿瘤原发和转移灶,指导肿瘤的治疗方案,并评价其疗效等。
Petct检查使医生在了解生物代谢信息的同时获得精准的解剖定位,从而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大大提高临床使用价值。
不过很多人都在担心petct的安全性,其实petct检查副作用是非常小的。
首先注射的药物:petct所注射的放射性药物,目前最常用显像剂为18-F标记的FDG,它的本质为葡萄糖类似物,不存在药物过敏及个体耐受问题;其辐射剂量细微,因其半衰期非常短,所以衰变及排泄极快,检查后多喝水,显像剂可快速排出体外,注射显像剂后20小时左右患者辐射量就可达到本底水平。
CT为小排量CT:petct的放射性主要来源于CT,但是目前同机petct所用的都是小排的CT,所以辐射量是相当有限的,同时有资料证实:petct检查辐射量略高于做一次胸部增强CT的辐射量。
所以总的来说,petct检查是一项安全无创的检查,显像过程中产生的微量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威胁,所以受检者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