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核医学科改建项目
2、项目性质:改建
3、建设单位:北京全景德康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限公司
4、地理位置:北京全景德康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中路78号院3号楼,该建筑东侧隔8.4m通道为2号楼,南侧隔18.3m空地为5号楼,西侧隔9.3m通道为4号楼,北侧紧邻西翠路,之外是中石油加油站,周围50m范围内,无学校、居民楼、养老院等敏感目标,无食品生产企业,无商场和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且远离市区核心区。
5、建设内容:在不改变核医学科布局、实体屏蔽以及辐射防护设施基础上,将现状核医学科内未投入使用的SPECT机房调整为PET/MR机房,将未投入使用的SPECT候诊室调整为PET/MR候诊室,配置1台PET/MR开展PET/MR影像诊断活动。
二、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对策和措施
1. 核医学科实行了分区管理,划为控制区和监督区。将高活(注射)室、废物间、储源室、给药后等候室、扫描检查室、留观室以及、患者通道以及缓冲间等作为控制区,接诊区、控制室、设备机房作为监督区。
在控制区入口设置了电动防护门,值班护士刷卡才能开启,并具有自动延迟(6s)关闭功能。出口防护门设置了单向门禁系统,无门禁卡的无关人员无法进入控制区。
2. 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在控制区出入口上张贴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无关人员不要在出、入口长久停留。在高活室、废物间、储源室、PET/CT机房门和PET/MR机房门上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PET/CT和PET/MR机房门口设置“射线有害,灯亮勿入”警示灯箱,安装门灯关联装置,控制室防护门关闭,警示灯自动亮起。
3. 外照射防护:核医学科控制区边界、核素操作、受检人员候诊和扫描场所外围墙体采用实体屏蔽措施,顶棚为混凝土浇筑,患者进、出通道门安装铅制防护门。扫描机房安装铅制防护门(具有防夹功能),观察窗安装铅玻璃。确保场所控制区边界外及控制区内各房间外30cm人员可达处(含通风橱外关闭状态下表面30cm处)的辐射剂量率均不大于2.5μSv/h。
4. 在高活室配备1个贮存放射性药物的铅屏蔽盒,在注射区配备1个铅屏蔽药物注射窗(铅屏蔽厚度为40mmPb)、2个钨合金注射防护套和1个铅制废物桶。在废物间配置2个铅制废物桶(40mmPb ,20L)。病人候诊室和留观室各配备1个废物桶。
5. 内照射的防护:高活室配备分装通风橱,屏蔽厚度为40mm铅,通风橱操作口风速不低于1m/s,废气经活性炭过滤装置过滤后,由专用排风管道经管道井引至3#楼顶部排放。此外,在给药候诊室、留观室、PET/CT机房、废物间、储源室均设置排风口,排风由专用排风管道经管道井引至3#楼顶部排放,顶部排风出口朝向北侧。
6. 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措施:注射区、高活室、扫描室、储源室、废物间、候诊室及卫生间和控制区走廊地面铺装硬质无缝 PVC 地板革,墙面装铝塑面板和釉面砖,便于去污。通风橱和工作台面为表面光洁、耐腐蚀、防渗漏、易去污的不锈钢板。
7. 放射性废水收集处置:核医学科高活室内洗手池(拖布池)废水,以及给药后患者专用卫生间的冲厕废水,缓冲间应急淋浴废水,通过专用管道一并进入放射性废水衰变池。专用管道外表面采用了6mm厚度的铅皮进行包裹防护。衰变池采用槽式设计,衰变池总容积为30m3(10m3×3),并砌了隔墙防止无关人员靠近。废水至少暂存30天(废水罐达到高液位并自动切换后计时)后,依照《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核医学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通知》中A类费用管理要求排放,并详细记录“放射性废水暂存、处置管理台账”,清晰记录放射性废水的暂存、检测、解控、排放等信息。
8. 妥善收集固体放射性废物:注射窗旁设一个含20mm铅的废物桶,废弃的放射性药物、注射器、包装物、棉棒、一次性用品等物品放入该铅制废物桶,次日早上转移至废物间。核医学科废物间设置了2个40mm铅的废物桶(容积20L),轮流使用。病人候诊室和留观室各配备1个废物桶,收集病人候诊期间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固废放置至少一个月后,依照《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核医学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通知》A类固体废物相关要求进行处置,并详细记录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处置管理台账,清晰记录放射性废物的暂存、检测、解控、排放等信息。
9.核医学科场所设置2套通风系统,废气经管道组织,由管道井延伸至3#建筑物顶部排放。通风橱设1套独立的排风系统。核医学科控制区其它场所共用1套排风系统。
通风橱配套活性炭过滤装置(过滤效率≥70%),类外1 套通风系统在通风管道上也设活性炭过滤装置(过滤效率≥70%),排风机设在一层。
通风橱过滤器尺寸均为200×200×30mm,过滤器中活性炭质量不低于3kg,每年更换一次。
10.核医学科高活室、储源室安装了电视监控和防盗警戒系统,已通过安保验收,符合三级安全防范要求。
11.核医学科已配置了3台Inspector表面污染监测仪,用于工作场所和人员体表的放射性污染监测。配置了3台BG9511型X-γ剂量率仪,用于场所辐射水平的监测和放射性废物的解控检测。
12.在3号楼北侧一层地面上设定2个核医学科检查专用车位。核医学科检查后人员直接乘车离开园区,减少到地下车库找车对园区其它人员的辐射影响。
13.核医学科已配备了21名辐射工作人员,全部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持有合格证书。所有人员开展了个人剂量监测。
14. 部分患者因身体不便等原因需要家属陪护检查的,将告知家属近距离接触可能受到少量辐射照射,请陪护人员减少近距离接触的时间或者适当增加陪护距离。
15. 在诊疗流程中增加注射时患者识别程序,在地面设置去不同候诊室和扫描机房的引导标志。注射窗口前设置铅玻璃观察窗,能看清楚患者面目,避免药物注射错误。
16. 进出控制区的防护门均拟设置门禁系统,需要由工作人员刷卡或远程操作才能打开,主要包括核医学科出、入口、缓冲间门、由高活室通往患者走廊的门。
17. 注射后PET/CT候诊室、PET/MR候诊室和留观室均最多有2名受检者同时候诊或留观,座位间均设置6mm铅当量的铅屏风,减少受检者候诊期间的相互照射
18. 应急淋浴专用于发生全身放射性污染事件后去污使用,平时不可使用,淋浴间钥匙由专人保管。核医学科安装有火灾报警器,配备有灭火器材,有放射性同位素应急去污包装容器,以及必要的警示标志和警戒线。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全景德康影像中心因发展需要,拟将SPECT设备移至其他医疗机构展开相应诊断服务,将SPECT相关场所调整为PET/MR场所,目的是引入PET/MR影像诊断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医学诊断的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项目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故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对本项目的总体看法和态度;
2、对本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的意见和建议;
3、对本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等。如果您有好的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我们沟通。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发表对工程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联系方式如下:
1、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北京科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于先生
电话:13811211992
邮箱:13811211992@139.com
2、建设单位:北京全景德康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
电话:13301043490
六、环评报告全文
见链接 验收报告-核医学科改建(京环审【2020】142号)
北京全景德康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科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告发布时间:202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