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health

磁共振与CT怎么选择

时间:2021-02-19

核磁共振检查和CT都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很多人在做了CT检查后,会被告知再加一项磁共振检查,那么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354146261

CT检查:通俗一点来讲CT就是利用X线给身体拍照片,可以看成是X线的“升级版”。CT机能够进行断层无间隔成像,一般X线无法探测到疾病,都可选择CT进一步细看。


在具体疾病诊断上CT对肺部结节、淋巴结增大、气管狭窄等有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早期肺癌的筛查意义重大。


但CT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是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以及空间分辨率不足。尤其是对软组织成像分辨率一般。在骨骼与软组织界面上易产生伪影,影响判断。


核磁共振检查磁共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成像,检测人体组织中氢质子的含量和变化,从而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它通过不同视角查看受检部位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对软组织分辨率较CT高,通常用于神经系统病变,例如,脑梗死、肿瘤、脊髓肿瘤、炎症,而且对腹部、四肢软组织等病变也有着CT 不能比拟的优势。


但是该检查费用较高,而且对受检者要求也高。比如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体内有动脉瘤夹、人工关节患者,原则上不能做这个检查的,如必须要做,一定需要医生对你的身体现况做一个评估才能决定。此外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且检查时间比较长,所以针对患有幽闭恐惧的患者、多动症患者要首先采取镇静措施。


综上所述,这两者各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至于如何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其中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状况以及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然后选择符合患者病情需要的方式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