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即由PET与CT两种扫描仪组合而成,在临床应用上,通常先对患者进行CT全身或者局部进行扫描形成CT图像,然后在利用PET扫描形成PET图像,最后通过计算机将两者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如此可直观地评估疾病在全身的受累部位及程度。检查结果较为准确,提高了对小病灶的诊断能力。目前已经证实的是该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那么PET/CT能检查哪些肿瘤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在结肠腺癌诊断上的应用。
日前上海的张阿姨在做健康体检的时候,做胸部CT时发现,张阿姨的双肺散在多发大小不一的实性小结节,结合当日体检肿瘤指标CA199(糖类抗原)的轻度升高,医生当场怀疑其肺内的异常影像是转移瘤。
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建议张阿姨做全身PET/CT检查,但是张阿姨感觉自己没有不舒服,而且PET/CT对身体有辐射伤害,所以就有点犹豫,后来医生明确告诉了张阿姨pet辐射有多大以及她现在病情的严重性,于是几番沟通后,张阿姨接受了PET/CT检查,结果检查发现,其升结肠上长了个巨大的肿瘤,病变已突破肠管的外层向邻近右侧腹膜转移生长,FDG摄取明显增高。后医生结合消化道肿瘤指标增高、两肺多发的小结节,考虑结肠癌伴邻近腹膜转移、两肺远处转移(肿瘤晚期征象)。最后结合病理诊断张阿姨的确是右半结肠腺癌,III级分化。
对于张阿姨的情况我们深表遗憾,但是对于pet/ct强大的查体功能想必大家已经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