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全景广州中心开展PET/CT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学术讲座

时间:2019-06-24

2019年6月19日下午6点,全景广州中心特邀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张祥松教授,莅临三楼学术报告厅,开展《PET/CT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讲座。同时,现场通过网络在线直播的形式连线了全景杭州中心的医护人员共同学习并参与互动问答。



讲座开始,张祥松教授就指出大脑是生命中枢,脑位于坚固的颅骨内,难以活检;影像学检查是颅内病变定性诊断的主要手段。



课上,张祥松教授讲解脑胶质瘤、脑梗死、松果体区囊肿、生殖细胞瘤等大量临床案例。并指出有氧糖酵解和谷氨酰胺酵解是恶性肿瘤代谢重组的最主要特征。


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低级别胶质瘤、高低级别胶质瘤。



脑淋巴瘤与GMB代谢表型差异性;鞍区脑肿瘤代谢表型差异性进行案例多方位对比讲解。


脑肿瘤诊断方面,如联合应用FDG、氨水,蛋氨酸三种示踪剂鉴别脑肿瘤等,PET作为二线诊断工具发挥独特应用价值;而在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方面,联合多巴胺受体、FDG等示踪剂,在帕金森病、阿尔茲海墨病、癫痫等疾病诊断中,甚至发挥出一线影像诊断价值。






帕金森病(PD)和帕金森综合征(PDS),尸检证实临床诊断为PD的患者中>20%为PDS。


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Amyloid-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Tau蛋白异常磷酸化)。


 痴呆:

1、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非变性病痴呆。

痴呆类病变,发病机制不同→代谢模式差异。不同类型痴呆发病机制不同,18F-FDG显像可以有效地将其鉴别开来。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疯”,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SPECT 、PET脑血流灌注、葡萄糖代谢显像主要用于难治性癫痫术前病灶定位。



此次讲座,张祥松教授列举了大量的临床案例资料,内容丰富,讲解透彻。从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多种代谢显像剂的比较等多角度全面解析,为在场医务人员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用上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视野。全景广州中心将在实践中不断经验累积、精益求精,切实践行医学影像在疾病诊断上肩负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