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health

PET-MR检查过程

时间:2021-02-08

        PET-MR检查的出现可以说是让医学影像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的联合运用大大提高了更多疾病的检出率。为临床医生在相关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上提供了重要方向。

PET-MR检查过程

        作为影像融合的新产物,它集成了 MR 成像和 PET 各自的优点,在全身组织诊断,特别在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肿瘤等方面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临床价值。PET-MR技术可以实现一次完成全身检查,同时发现原发灶及全身各脏器的转移灶,能更早、更准确地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和分期。


        那说了这么多,PET-MR检查过程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PET-MR检查过程

        检查前:医生会对受检者进行详细病史采集,核对申请单,确认受检者信息、了解受检者检查目的和检查方案,同时还需要确认无检查禁忌证等等。


        如果无特殊情况就会进行到下一步,就是对受检者进行示踪剂注射,因为示踪剂会受血糖的影响,所以18F-FDG PET显像还需测试血糖,血糖水平原则上一般控制在固定的水平,而且还需要测定并记录注射前和注射后注射器的放射性剂量。最后18F-FDG 在给药40~ 6 0 min 后进行 PET/MR 显像。


        此外检查前医生还需要与受检者充分沟通检查过程中可能的噪声及发热情况,对受检者进行严格的呼吸训练,嘱受检者在吐气末进行屏气。同时使用磁共振兼容耳机或耳塞保护听力。


        当正式接受仪器检查,要求受检者仰卧位,头先进,手臂放在体部两侧以绑带固定。保证受检者平躺在病床中间位置,使用 PET-MR 兼容的辅助垫固定受检者,使其保持不动。对于瘦弱 的受检者,可在生理信号监控气囊上放置一软垫,保证呼吸信号可以被充分采集。使用 PET/MR  一体化专用线圈进行扫描。正确连接线圈后,在触屏显示面板上确认线圈已被正确识别。全身扫描时,体表定位标记为眼眶上缘,使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的全身冠状位和矢状位及同步采集的PET定位像进行定位。


        整个PET-MR检查结束后,一般不建议随即离开,最好是在检查休息室休息一段时间,因为根据诊断需要,可能还会对受检者进行延迟扫描。

Small - 72 DPI-HC_MR_41037_15

        PET-MR检查过程虽然看似复杂,但只要认真配合好医生,一般检查过程还是非常顺畅的。不过关于PET-MR检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


        PET-MR检查禁忌

        体内有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神经刺激器、人工耳蜗等有控制电路的非磁共振兼容的植入物,一定要参考该植入物的说明书来判断是否可进行 PET-MR 检查;


        体内有碎片是金属物质或植入物材料不明,像眼球内金属异物、颅内金属止血夹等; 


        严重的幽闭恐惧症患者、危重症患者等无法配合完成检查的患者;


        需行磁共振增强的患者还应排除 MRI 造影剂的禁忌证,如磁共振造影剂过敏史等。


        体内有心脏瓣膜、冠脉支架、 人工关节、节育环、金属义齿等非磁共振兼容的植入物;


        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婴儿、儿童等患者须考虑辐射安全,需医生权衡风险后进行扫描;


        自主行为能力差的患者,如难以配合屏气、多动症患者等不能配合坚持完成检查的患者。


        如果你当下的身体现状和以上禁忌有联系,就一定要注意提前告知医生,让医生来判断你是否能接受PET-MR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