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加,很多人都会主动做健康体检,有条件者还会选择深度健检或全身筛查。体检中,更多人对肝炎尤其关心,很多人也会问肝炎做什么检查好,肝炎检查项目有哪些?今天,小编就肝炎及其检查方法向大家科普一下。
肝炎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酒精、药物、化学物质、自身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的统称。儿童及成年人均可患病,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
4.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轻重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症状可以大致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
不同类型的肝炎可有共同的早期临床表现,如乏力、恶心、食欲减退、厌油、腹胀、尿黄、肝硬化区下腹压痛、肝炎手掌、蜘蛛痣等,黄疸型慢性肝炎患者可有黄疸症状出现,重型慢性肝炎患者可有中枢神志功能改变、嗜睡等可有精神性或神经性的症状和临床体征。此外,根据临床病因的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伴随性和症状。急性乙型肝炎常常都会出现不适症状,但慢性肝炎可以没有明显不适表现,因此容易被忽视。
急性乙型肝炎初期的血白细胞数量总数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过10*10^9/L,黄疸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重型慢性肝炎时的血白细胞浓度可明显升高,红细胞也可下降,血红蛋白也可下降。肝炎急性肝硬化患者伴急性脾肝肾功能硬化亢进者还可有急性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减少的"三少"变化现象。
用于尿胆红素和各种尿胆原的综合检测,它是早期诊断发现乙型肝炎的简单有效检查方法,同时它还有助于黄疸的准确鉴别以及诊断。肝细胞性黄疸时两者均阳性,溶血性黄疸时以原为主,梗阻性黄疸以尿胆红素为主。深度黄疸或发热患者,尿中除胆红素阳性外,还可出现蛋白质、红、白细胞或管型。
肝衰竭时氨的能力减退或丧失导致血氨升高,常见于重型肝炎、肝性脑病患者。
肝炎病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是B超,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检查在肝炎诊断中主要是排除肝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肿瘤,血管瘤,囊肿,结节增生等)及肝硬化,胆石症,脂肪肝,胰腺癌,先天及后天胆道畸形和梗阻等疾病.其中以B超最好简便安全,对人体无害,可反复检查,其分辨力低限2厘米,具有实用价值。B超可以看到肝脏肿胀,脂肪浸润等表现,严重时可以看到肝纤维化、肝硬化表现,肝衰竭时肝脏可萎缩。在B超未能确诊后再考虑进行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其分辨力可达到1厘米左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显影剂可提高分辨力。
由于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的诱因,而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又会转变为肝癌,所以对肝炎的检查尤为重要。
PET-CT中文表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肝脏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肝脏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肝脏各方位的断层图像, 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肝脏的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和诊断的目的。
对于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PET-CT特异性可高达90%。虽然个别肝脓肿可出现18F-FDG摄入而引起假阳性,但绝大部分肝内良性病变(如血管瘤、肝腺瘤、肝炎、肝脂肪浸润、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及绝大部分肝炎性假瘤等)一般不会出现18F-FDG高摄取。
有些人对自身情况无法做出判断,容易使小病拖成大病。肝癌的发生于诸多因素有关。肝炎也是很有可能会转变成肝癌。甚至有些人以为自己只是肝炎,没有很大影响。就掉以轻心不重视肝的健康。甚至有些人会误以为自己的肝癌只是简单的肝炎。是肝癌还是肝炎呢?用PET-MR一查就清楚。
PET-MR中文表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相比较PET-CT而言,PET-MR检查大幅度减低了放射对人体的损伤,因为MR对人体无任何放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