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一套完整的全身肿瘤检查需要经过总检评估、采集标本、影像学检查、内外科查体、内镜检查到最后报告解读。其中总检评估是全身肿瘤检查的初始环节,需要肿瘤检查医生和受检者进行一个沟通,了解和排查受检者是否存在致癌高危因素及家族病史情况。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全身肿瘤检查中这几大检查的作用。
血液检测:全身肿瘤检查中血液检查是通过肿瘤指标化验,包括甲种胚胎蛋白(肝)、癌抗原19.9(胰脏)、癌抗原72.4(胃)、癌胚抗原(肠)、鼻咽癌病毒抗体、总前列腺癌抗原、癌抗原125(卵巢)和癌抗原15.3(乳房)等检测,能及早发现肝癌、胃癌、肠癌、鼻咽癌等常见癌症,不过检测癌症并不能完全依赖血液检查,在发现问题后,还要依靠其他检查辅助。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发现身体主要脏器和结构异常,如结节或病变,主要判断包括甲状腺、乳腺、肝胆、脾、胰、泌尿系统及女性生殖系统是否存在肿瘤。
影像学检测:影像学检查,首先是发现病变,然后明确诊断,分出良性还是恶性,给临床医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而且目前随着医疗影像技术的进步,很多肿瘤的早期发现都需要依靠影像检查,所以影像学检查在全身肿瘤检查方面作用还是很大的。
内科检查:主要是通过视、触、叩、听等常规诊断学检查,对被筛查人全身进行检查。
外科查体:这个主要检测被筛查人身体浅表器官或可触及脏器是否有肿物,常见的如肛门指诊。
内镜检查:这个胃癌筛查用的比较多,通过胃镜检查如果发现疑似问题,通常会对病变进行活检,并送病理检查。
以上这些检查如何应用,还需要你的全身肿瘤检查医生根据你的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选择一到两种方式,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你的检查结果,为你综合解读,同时给出相应的健康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