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聚焦RSNA|关注医患互动,让科技见证无限可能 -- 全景科研总监高欣博士RSNA的口头报告及见闻体会

时间:2019-12-23

第105届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于2019年12月1日至12月6日在美国的芝加哥举行。本届RSNA的主题是“See possibilities together”——共同见证无限可能。



RSNA主席Valerie P. Jackson在大会主旨演讲中表示:“未来我们将更加关注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互动。而医学科技的创新将加强技术本身与病人关怀之间的联系。”


每年的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是全球放射学界规模最大的顶级医疗盛会。在2019 RSNA大会上,有来自于全球130多个国家的约5万名放射学专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交流、探索和展示国际放射学领域最新的尖端科技及研究成果。


全景有幸参与顶级医疗盛会——2019RSNA


作为国内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引领者,全景也有幸参与其中,此次高欣博士在2019RSNA作的口头汇报内容是全身18F-FDG PET/MRI和PET/CT在无症状受试者中病变检测的比较研究。



此项研究首次比较了PET/MRI和PET/ CT对无症状受试者病变检测的诊断价值。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在早期检测到多种肿瘤性病变,与PET/CT相比,PET/MRI在除肺外的实体器官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更高的灵敏度,同时还较大幅度减少了受试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使更多的无症状高危人群受益。


总部科研管理中心总监高欣博士提出,接下来会进一步在全景医疗集团内部推进规范化扫描,统一结构化报告的工作。



今后,患者或客户在全景的每一个中心都会得到同样规范而高质量的扫描图像,以及详细的结构化报告。全景的PET/MR检查将会从更安全、更舒适的角度来考虑,并为具有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革命性医学诊断工具——磁共振


数字化感知系统


在展会现场,磁共振领域的亮点之一是结合了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后,磁共振设备具备了高精度的数字化感知能力,病人躺上扫描床,磁共振系统就能立即感知到病人解剖、生理、磁场等人体信息。在扫描整个过程中,无需病人刻意配合,设备会根据病人人体信息实行个性化扫描,获得优异的图像。如:儿童及老年患者无需门控,自由呼吸下即可完成体部扫描;心律紊乱的病人也可以在自由呼吸下完成心脏扫描,同时获得无伪影的电影图像。


超大孔径


不少磁共振受检者都曾经历过这般煎熬——栖身于狭窄而幽闭的孔径,盼着长达数十分钟的扫描何时结束。正是在洞察临床痛点的基础上,对磁共振设备的一次全方位“升舱”。以往磁共振孔径都在60-70cm,此次RSNA上搭载75cm超大孔径的磁共振扫描仪,可轻松容纳大体型、肥胖受检者;孔径内配有人文关怀光环境,可舒缓受检者紧张情绪;为受检者提供“头等舱式”的磁共振扫描体验。此外更大的孔径还可为肩部、髋关节、膝关节等偏中心扫描场景以及乳腺检查等提供远超常规的摆位便利性,全面满足各类临床需求。


人工智能影像重建技术


具备深度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AI)磁共振影像重建技术的磁共振,融合了大量的磁共振影像数据和丰富技术积累,颠覆以往重建算法,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学习数万张原始的磁共振影像图,从而重建出更为还原真实扫描影像的高清影像图,能极大提高图像信噪比和清晰度,同时缩短扫描时间,提升成像速度。


创新 CT 无限可能


搭载全新AI智能工作流的AI CT首次亮相RSNA


基于AI的智能工作流,通过传感器识别人体八大定位点,以此形成三维图像,自动定位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在扫描的同时,通过人机问答导引优化采集与重建方案,同时自动获取患者的身体特征,包括体型、密度、心电节律、有没有心率过快的现象等等,最终获得最优影像。


Centre Imagery Jacques Callot的医学影像科医生Vincent Lombard率先在临床中使用了带有AI自动定位技术的CT设备。他表示:“基于AI开发智能化技术和应用不仅是医疗影像的未来,对于希望改变工作流程和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管理也至关重要。通过把AI技术融入当前工作流程,我们不仅能够提高扫描的图像质量和减少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加集中精力,花更多时间用于患者护理。”


移动CT


急救和重症监护室(ICU)里很多患者不能移动,移动CT可以推到ICU患者的床旁进行头部扫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诊断即精细CT影像,自带射线屏蔽,无需额外射线防护。


这彻底改变了传统重症病人的诊断影像获得方式,避免了医疗风险并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一体化PET/MR在心脏成像的最新进展


多模态融合成像作为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多模态设备的代表——一体化PET/MR的应用和科研也获得了重点关注。


大会为PET/MR专门设定了专题Session,各国专家将以临床应用领域为主,主要针对PET/MR的临床应用热点包括颅脑及头颈部、体部、心脏、儿科成像,以及物理技术方面的进展展开讨论。


除去常规针对神经系统疾病、体部肿瘤诊断等方面的讨论外,最受参会听众关注的就是PET/MR在心脏成像的最新进展。


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PET/MR心脏成像的临床诊断与科研价值,让PET/MR系统针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炎症、心脏淀粉样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脏结节病以及心脏肿块等多种心脏疾病的诊断方面,提供更加精准、更加完整的评估与诊断能力。


PET/CT进展


车载数字智能PET/CT


车载数字智能PET-CT创新地将“身形庞大”的分子影像诊断神器“搬”上了车,彻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受检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全球人均占有台数仅千万分之六的高端PET-CT检查。


全数字化PET/CT


具备直接光子计数探测器PET/CT,能够实现源头数字化和噪声识别,全数字PET技术必然代表了PET/CT的发展方向。不论是采集速度、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还是图像质量,都将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医学影像与AI技术结合最新进展


当今医学影像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快速涌现都让我们对影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而AI人工智能技术毫无疑问是炙手可热的发展方向之一。2019年RSNA主办方将人工智能展区扩展成一个专门的展馆,还将传统RSNA的两个展馆扩展到了三个,规模更胜从前。



本届RSNA见识到了多款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产品,有望在影像的生成、诊断与报告、整体诊疗路径决策等领域发挥作用。


远程操作平台


远程操作平台,可以实现“一对多”磁共振远程操作。有效帮助中小型医疗机构解决磁共振扫描痛点,实现医联体、影像中心之间的图像扫描参数一致化,成像标准化,诊断精确化。


AI多模态影像诊断平台


今年RSNA,发布了最新的神经系统及前列腺磁共振AI辅助诊断平台,可以实现一站式自动化的多器官组织结构识别及自动分割,自动识别可疑病灶,根据RAD标准进行病灶分级判定并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


与此同时,在AI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还可将处理后的影像结果自动输出给活检设备或治疗设备,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无缝互联。


AI远程整体诊疗路径决策系统


在本届RSNA还推出了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的整体诊疗路径决策系统。AI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可智能化分析处理患者影像、诊断、病史、病理学甚至基因组学等多种医疗数据,并通过自动化的数据透视等多种手段展示给多学科的临床决策者进行更高效、更科学的临床决策。


将诊断及预后,治疗决策,疗效跟踪的全过程形成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闭环。从而更好的管理和利用医疗信息,形成最适合患者自身条件并符合规范的诊疗路径,从而推动医疗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数字化转型。


从AI全自动标准化数据生成,到AI参与诊断与临床诊疗决策,磁共振作为具备独特临床价值最重要的影像设备之一,将在AI Pathway Companion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再次引领磁共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


今年RSNA主席Valerie P. Jackson, MD提出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爆发增长的工作量和逐渐兴起的AI服务,影像医生该何去何从?她提出:“影像学医生不应该只是在“小黑屋”里、长久端坐着对着电脑完成影像报告,而是要走到病人身边,走到多学科团队中去,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满足感,起到更高的团队角色作用。”


只有医生、患者、管理者、科学家等多方面的合作才可以使得医疗服务更加高效、更加创新的同时,还能做到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有温度的服务。这也就是“see possibilities together”的意义所在。


注:本文内容参考了GPS各家对于2109RSNA的多条报道。




高欣

全景医学科研中心主任、PET/MR主任

现任上海市医学会结核病学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影像学会委员。擅长胸、腹部肿瘤的综合影像诊断,较为擅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PET/MR审核病例近8000例、PET/CT审核病例3万余例。主持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发展专项及卫健委面上项目各一项。